五指与身体经络关系

By ZhongXin,

  Filed under: Wu Shu Newsletter
  Comments: None

五指执笔书写的体验

 

从中医学的角度来了解,人身体有十二经络,足有六条经络,手也有六条经络,足有三阴三阳的经络,足太阴脾经,足阳明胃经,足太阳膀胱经,足少阴肾经,足厥阴肝经、足少阳胆经。头部如膀胱经,胆经引起的头痛,针刺足部有关的穴位,就可达到疗效。

 手有三阴三阳的经络,手太阴肺经,手阳明大肠经。手少阴心经,手太阳小肠经,手厥阴心包络,手少阳三焦经。

在接触笔管的拇指与食指,其动作为一紧一松,书写时为抓紧,蘸墨时为放松,相当于对这二指的经络产生刺激作用,拇指是由手太阴肺经所管,衔接体内的肺,食指是手阳明大肠经,衔接体内的大肠,肺与大肠是表里关系,肺气正常,大肠的蠕动也正常,排便也较没问题,老人多数有便秘问题,多数是由气虚的问题引发。如能通过书法的练习,又能达到保健,又能预防大肠病变,对肺气又能加强锻练。

中指是由手阙阴心包络所管,无名指则是手少阳三焦经所管,这二条经络又与足肝胆二经表里关系,通过刺激中指的经络,也能引起柔肝作用,肝气疏通,则肝无病;尾指是由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所管。尾指是通过弯曲的运动,达到心与小肠经络的刺激。

略谈了五指与经络关系,我再讨论笔法与五指的作用。

首先让我们了解,汉字字体的发展,由甲骨文、金文、小篆、隶书、楷书、行书、草书变化而得。从甲骨文到楷书可以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个阶段。两者文字变化是由线条到笔画的变化。古文字代表性的字体是甲骨文、金文和小篆。今文字的代表性字体是隶书和楷书。今文字的笔画结构是由横、竖、撇、捺、钩组成。

横画的书写由拇指与食指驾御,也只有此二指掌握正确,写出的横画,开始的切笔,就是起笔,肯定中锋用笔。从古人的字帖,就可知道书家掌握拇指与食指的认识有多少;起笔仓促,或执笔不得法,则此横画柔软无劲,字不耐欣赏;如把横画写得有劲,切的美,又有弹跳的味道,则为好字,要把字写的有弹劲,则要掌握手臂等的力以及身心的松劲结合。

中指的作用,是写竖的笔法,竖要书写有劲,竖相当于屋子的柱子,横相当于屋子的横梁,竖而无力,破坏字的劲与美,自古以来,许多书家的字也都被这竖的笔法搞到晕头转向,中指就如我前文所述,平衡、中和的执笔道理,中指发挥应用得到,写出的字就完全可与拇指、食指、无名指配合的天衣无缝,把字的笔画发挥的淋漓致尽。如一旦明白中指的力量,就是普通的原子笔,钢笔的应用也可书写成美丽有劲的硬笔字。

无名指书写作用是格的笔画,其应用得当,格的笔画有劲。尾指是辅助无名指的力量,尾指要紧贴无名指,得以发力。

其实五指正确掌握用笔技巧,笔画可说完全轻易为我所控制,只要练习熟练,也不虽要刻意去作,也能作到以上所述。

Be the first to write a comment.

Your feedback

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