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下、放松、入静(分析静坐与腑脏关系)
Filed under: Wu Shu Newsletter
Comments: None
放下、放松、入静(分析静坐与腑脏关系)
新加坡·黄来兴中医师针灸师
汉语言文学、书法家、气功师、”五术”大师。
我们每天都在用自己的身体去工作,去享受生活,去学习,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,你认为是应该吗?工作了一整天,晚上睡觉,就认为养足了精神吗?
现在都市人都忙碌工作,大家都忽略了养生!也不去想,也不认为需要。
从现在开始,每天给自己三、五分钟的时间,好好地调整身心,进入”养气”的状态,都市人的生活确是要好好地放松,”养气”也是”养生”,如何养气,气是要保养,修身养性是自己的问题,跟任何人都无关;古人讲”导引”与”吐纳”,吐纳之法是为静坐,我参考了许多古书,很多谈气功及静坐的书本,资料来源自《周易参同契》,我也累积了四十年静坐的经验,静坐时席地而坐,采用双盘或单盘都可以,以舒服为主,记得静坐可以调心、调息、调意,但不是一朝一夕就看到成绩,我也参考过一些书本记载,静坐要看到成绩,尤其未婚前,静坐三年、五年,结婚后,生下的孩子,不但健康,也非常聪明,年轻人练静坐,好处很多,也不容易发脾气,我本身在16岁开始搜索静坐,在20岁正式拜师学气功与练武,师父也吩咐不近女色,我也一一遵守。到了快要接近三十岁了,才发觉身边的朋友都结婚生子,我还单身,之后有了要结婚的念头,找女友谈恋爱,练武就放弃了,而静坐我还持之以恒。婚后,不到一年老婆怀孕了,生下的孩子的确也聪明,在大学拿了奖学金,也非常好学。在婚后第二年也生了女儿,女儿读书确也过目不忘,也读到大学。我也只能说静坐确也帮了我不少,让我身体健康,我自己至今也步入六十岁了,无病无痛,如尿糖病、血压高、心脏病等都没患上,而且到如今,写文章思路也敏捷,写书法更得心应手,最近花了二年时间学唱歌、学音乐,都能得心应手,尤其在唱歌方面结合了四十年静坐的”气”,完全可以发挥,而且配合冲脉、任督两脉、十二经脉,唱歌予我的体会是内紧外松,下紧上松,我有静坐的功力,在两年时间就攻下身体的腔体去发挥歌唱,可说得来不费功夫。
静坐时,如《周易参同契》书内所述,眼观鼻,鼻观心,心观腹。这是静坐口诀,牢记在心,现在问题是如何观的方法;在静坐时,把眼睛盖紧,是不可接受的,如眼睛看印堂,此法也不完美,意念守印堂,看天眼,方法也不对,有个朋友为了开天眼,意念印堂,这一守,真的气被守在印堂。整个人搞到怪怪的,我说古人累积了许多经验,告诉我们腹部确是非常重要,也只有把腹部的气机练一段时间,那怕十年八年,从中医学角度来看,腹部是任脉所在。腹部的气海穴,解剖学所示腹部是有大肠,大肠需要大量的气来推动粪便,气在中医学来说是温熙、推动、固摄、气化。目前从报章来了解,大肠病非常普遍的病症之一,排便三、五天一次,非得调整到每天一次排便,才算正常。古人为什么如此在乎腹部,我瑞三思考之后才明白;从科学理论来观察,热空气向上,冷空气向下,腹部自己摸一摸,有时温度比不上头上热热的感觉。热气永远往上升,头部问题,离不开热头晕、头痛,甚至血压高,都是热的气太容易上升,既然我们了解了热自然上升的道理,冷的气则是下降,加上腹部的大肠内也充满了水,肾与膀胱也在下腹,如此一来,我们练静坐,把意念放在腹部,腹部我们可再分前后、左右、上下,把腹部的气练了一段时间,脾、胃、大肠、肾、膀胱,充满了气,只要一直让身体的肝胆、脾胃、肾、膀胱,有了充足的气机,很多的病痛都会转好,也有了强盛的气机,身体也随之健康。
我们从年青开始,结婚之后,有了性生活,也一直在错误的饮食中,身体不断给自己搞垮,最终一发不可收拾。当我们明白身体的脏腑最终还是要强盛的气机,如果明白了,没时间锻炼,那就找我帮忙,开一些补气的草药,补阳、补阴、补血都非常重要,预防身体病变,要健康的身体,就这个时候开始吧!
明白了我所讲的,为什么不要意念印堂,印堂在头部,热气容易上升,那我们不要在迷念着什么天眼了吧!
我目前在静坐时,整个身体会放金光,也有时看到整个身体变成了清澈的水,有时自己的影子也会跟自己对坐;这时我会把影子当成佛,这时影子也是我,影子是我修炼的佛,佛说,人人皆可成佛。修身养性,确也是如此,古人求长生不死,求的是肉体的长生不死,而不是求心内的识,或是另一个”我”的长生不死,修到所谓了切生死,是把另一个自我修到长生不死;摆脱轮回,可以这么说,长生不死是被歪曲,被误解为肉体的长生不死,在修行的道路上,原来是炼精化气,炼气化神,炼神还虚确是要按部就班,没法子一步登天。
眼观鼻,就是眼睛不可盖紧,也不可全开,要在似看非看,保持在有光的情况下,才正确。如读者不明白,改天,我再安排现场学习静坐班,跟读者分享”五术”心得。”五术”:山、臣、命、相、卜,整体力量,是原原本本中国文化,强调阴阳的主题思想。眼观鼻、鼻观心,就是放下的转移,心观腹,用心去观脏腑,如用心去观脾、观肝、观肾,每个脏腑轮流观,就是内视法,结合心静,进入似观非观,达到忘我之境。
放下、放松、入静,是一种自我修炼,自我提升精神、肉体的力量,也只有自己下功夫,自己得到,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,也并不是看了本文就算是懂了很多。早在四十岁时,静坐过程印堂出现如太极圈,一直转动,想把我整个人给转出去的感觉,连续出现七天。在五十岁,印堂出现类似珍珠的白光,有时一小粒,有时好几粒,直到最近形成比较大的一颗珍珠白光,我也不去追,顺其自然,身体的变化多,在二○○七年到缅甸静坐时,身体全身发金光,回到新加坡,静坐时身体竟形成二层的蓝色水的情景,直到近五年也修到自己的影子对坐,我也顺其自然。我也体会,修行的路途是漫长的,没有尽头。也让我更明白,是修自己的灵性,修自己的识。我要持之以恒,让自己不断精进,也勉励读者,与我共进,我也会继续与读者分享我的心得。
我白天为病人看病,写书法,星期六下午教书法,一有时间就写文章;电脑的操作程序,电脑公司帮我,每写一篇文章,我会花新币伍拾元,最终每年要花伍佰元的维修费,目前我还可以承担,将来要继续运作,也要读者支持我,收藏我的字画,譬如:我写一些生日的祝语,如寿比南山、恩爱、爱心、和谐、家和万事兴等等,或读者想到要写的字,都可与我联络,写好送给祖父母、父母亲、夫妻、兄弟姐妹、朋友、同事。不但有收藏价值,也可支持我的经济。我写的书法,气势饱满,发出来的气,大家都可感觉到,一点不假,放在家里比较阴气的位置,也可让整个房子充满着祥和的气,我写的书法有劲,还要平稳,如人身体有血、肉、筋、骨、皮,最重要的是气,气有两种,一是字的一气呵成,另一种是写书法的个人修行的精、气,通过毛笔输送到纸上。整幅书法作品,不但是视觉的享受,也可与之相对静坐,感受气的力量。我会继续写一些文章,如堪舆学及子平八字的理论与大家分享,也感谢读者支持。祝大家心想事成,身体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