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来兴之执笔心法之二
Filed under: Wu Shu Newsletter
Comments: None
黄来兴之执笔心法之二
— — 以柔制刚
黄来兴中医师、针灸师、书法家、气功师、“五术”大师
执笔是用手指接触笔管,当拇指与食指夹压笔管时,两指的劲要由柔松轻压之后,慢慢加劲,到劲使尽,我这样的说法。就是手指首先要使出柔的一面,两指的劲是逐步配合应用,此时,身体尽量放松,当完成了拇指与食指的执笔时,再把中指钩在笔管,无名指格着笔管时,劲也要向外推。
执笔是用手指接触笔管,当拇指与食指夹压笔管时,两指的劲要由柔松轻压之后,慢慢加劲,到劲使尽,我这样的说法。就是手指首先要使出柔的一面,两指的劲是逐步配合应用,此时,身体尽量放松,当完成了拇指与食指的执笔时,再把中指钩在笔管,无名指格着笔管时,劲也要向外推。
拇指与食指的撅与压,无名指的向外推,最终要受中指钩的支配,中指钩的作用相当于“称”的把手,是控制上下两方的重心。
一旦五指执笔配合妥当,五指的劲如涌泉般流出,五指没丝毫痛的感觉出现,也完全没出现任何阻力的情况,如此就是柔劲发挥正确,五指驾御笔管,笔管是硬,是刚性,手指发挥的柔就是以柔制刚。
拇指与食指的关系,我的体会就如“太极图”,太极者,天地万物之始也;拇指与食指的执笔,有如天地万物之始,刚柔如动静、阴阳、静到极点也就是阳动之始。五指执笔不能停留在指力,应该结合全身的柔与静,执笔如能了解动静,了解刚柔、阴阳、则消长进退。千变万化,全在五指手中,就如西游记所说的故事,孙悟空懂得七十二变,就是逃不出如来佛五指山。五指执笔能使出柔劲结合刚劲,手下的变化,同样也就逃不出五指山。
我再次强调,以柔制刚,是有三种层次的不同,而三者再结合发挥配合应用。
第—层次的以柔制刚,是指拇指与食指接触笔管时,第一时间的手指放松。心平气静,不急不燥,正是此时的写照,当手指发挥了柔劲之后;跟着紧握笔管的拇指与食指逐渐加劲到劲使尽方止,第一层次的以柔制刚,除了手指的松劲为主之外,第二层次的体会,则是要明白笔管是竹制造所成,其性为硬,为刚,此时以手指的柔劲制服它。也就是我的体会以柔制刚,而第二层次的以柔制刚,是手指与身体的柔劲来接触驾御笔管。
第三层次的以柔制刚,是指手指、腕、臂、肘的劲是刚劲。是完全要使出劲,在这时候,身体则相反,身心则要完全放松,此时的松是柔。手指、腕、臂、肘的刚劲则为“刚”,这第三层次的发挥应用,非常重要,也是传统中华文华的精髓所在,柔与刚,静与动,阴与阳的完美结合。从我这层次的体会。推而广之,应用在任何运动,如明白我所提身心的松,其运动成果是登峰造极。书法家的功力也是以此为高水平表现,但是如没有正确的执笔技巧,则此种表现是不可能的。正确的技巧掌握,就如一个桥梁,通过了桥梁,则可达到彼岸,而我在练习书法时就是配合静坐的松劲来体会刚柔,其配合结果可说如鱼得水。
读者阅读至此,也应该有所体会、领悟,我也相信,能翻阅此书也是缘分。也希望读者多与他人分享体验,也是我写本书的愿望,也只有让更多人了解书法的深层认识,让书法普及化,也让更多人懂得欣赏所谓真正的书法高水平表现。